工作的成就感因素分析
小記上周在未來經理人年會的簡報,主要是講流程新建,如何讓麻瓜也能開始使用 AI 改進工作流程。內容篇幅,比起流程上的拆解,我更想著重在如何激勵組織、如何相信改變、如何驅動改變。
(週五!!這週明明只有上班三天,為什麼感覺我的能量快要耗盡了!!)
用輕鬆的心態撰寫這篇小記,也確實透過這樣的成就感分析,讓我對於正在做的、看不到盡頭的改變,感到相當踏實。
先把資訊奉上
什麼樣的工作可以帶來價值感呢?
這是我從公司過往的面談資料中,去識別後讓 AI 整理出來的成就感分析。(請同事放心,我沒有看個別的文件)
完整的文字放在本篇下方。
總之,我們都相信,持續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管理面我持續在檢查這三個面向能不能更穿透。
- 文化面:公開透明且鼓勵分享的環境,白話文就是情緒價值
- 制度面:確保給到足夠的資源,白話文就是錢(補助)
- 實務面:這是不是現在最好的做法,狗屎工作要怎麼改進?
即使是一間年輕的公司,也會需要持續的數位轉型,因為環境和工具會一直一直一直改變。
寫文件的時候,我總想到一本長期擺在我床頭的書《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裡面對我影響最大的三點:
1錯是必然的,開始並且堅持比較重要
玩樂是重要的心態
具備同理心
早上連續開完兩個燒腦的會議(我沒電了),方法和架構都有持續推進,覺得能有這樣的工作環境很感恩。
開始慢慢體會到耐心等待的重要,賺不賺錢是一時的,組織的氣長來自信念。
未來會一直來。TGIF
沒有成就感的因素
工作內容重複性高,缺乏新挑戰
只負責執行,缺乏參與討論和決策的機會
工作量大,常感到時間不夠用
缺乏明確的工作評估標準
工作成果不易量化或看到直接影響
有成就感的因素
完成具挑戰性的任務或專案
看到自己的工作對公司或客戶產生積極影響
有機會參與討論和提出建議
能夠幫助同事解決問題
得到客戶的正面回饋或再次合作
看到自己在技能上的進步和成長
參與創新項目或開發新產品
工作得到認可和讚賞
提升成就感的建議
提供更多參與決策和討論的機會
建立清晰的工作評估標準和回饋機制
增加工作的多樣性,減少重複性任務
適當分配工作量,避免長期處於高壓狀態
提供更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加強團隊合作和交流
定期分享工作成果和影響
蠻好奇簡報中 slack 的執事是大概用什麼做成的呀,可以給我一些關鍵字讓我研究一下嗎